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银保监会:市场化债转股落地近万亿,五大行的

银保监会:市场化债转股落地近万亿,五大行的

创建时间:2019-06-06 14:03:06

自2017年原银监会批准5家大型商业银行成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专注于实施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至今已经历两年的运营。当前进展情况如何?监管如何指导、防控其中的风险?

在6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志清介绍了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促进稳增长防风险工作的有关情况。

经过两年的运营,5家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已经成为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的主力军。

据悉,截至2019年4月末,债转股签约金额已经达到2.3万亿元,投放落地9095亿元。已有106家企业、367个项目实施债转股,针对优质企业的债转股占到落地规模的一半以上。刘志清透露,其中,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共落地实施债转股项目254个,落地金额4000亿元。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资管产品等渠道共募集社会资金2500亿元参与债转股项目。

作为金融监管部门,银保监会重点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推动市场化债转股的有序开展:

一是完善监管制度,确保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依法合规经营。2018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准入要求、经营范围、业务规则、风险管理、监督管理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是加强日常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督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内控合规建设,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立完善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制度,持续跟送债转股的推进情况,及时了解和解决相关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债转股工作协调有序开展。研究解决实施机构在定向降准资金使用中的操作性问题,支持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加快专项金融债券的审批流程,指导母行加强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金、业务、人力支持,协同推进债转股工作。

刘志清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做好监督管理和政策支持工作,指导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立足于债转股主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

而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债转股对象企业普遍被认为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银行和实施机构在参与债转股的同时,也会面临一些风险。

对市场的这一担心,刘志清解读,对于债转股中的银行和实施机构面临的风险,应该动态全面地看,既要看到一些风险增加的因素,比如债权的形态转化成股权的形态,也要看到风险进一步缓释的因素,比如企业脱困发展,增强了发展后劲。同时也要关注市场化债转股对于稳增长、结构性去杠杆的全局性意义。

银保监会作为监管部门,在政策设计和实施中始终高度重视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做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

一,严格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债转股项目的选择、收债和转股价格、资金筹集、退出方式等都由银行、实施机构和企业按照商业原则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自主自愿协商确定。

二,明确债转股对象。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针对产品有市场、技术有实力、发展有前景,但是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对于僵尸企业、逃废债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坚决不纳入实施范围。

三,坚持风险隔离,严防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制定实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等监管规则,要求银行和实施机构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提出一系列风险防范的措施,严防风险传递。比如,要求银行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应当通过实施机构进行,并建立防火墙,在资金、人员、业务等方面进行有效隔离,防止风险向银行传递。又如,要求实施机构明确持股的目的、持股策略,确定合理持股份额,原则上对转股企业不应当控股,避免过度承担投资损失。再如,鼓励不同的商业银行所属的实施机构交叉实施债转股,对于收购的债权必须确保洁净转让、真实出售,不得借债转股隐藏不良资产,防止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

四,注重标本兼治,防范道德风险。支持银行、实施机构推动转股企业改组改制,改善公司治理,积极参与重大决策,依法行使股东权利,督促转股企业持续改进经营管理,强化财务硬约束,防止企业的杠杆再次超出合理水平。

五,持续加强风险分析和监测。银保监会建立了市场化债转股信息报送机制,并通过降杠杆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将相关信息与其他部门共享,持续对债转股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明确相关监管要求,确保市场化债转股规范有序发展。

对于近两年来的实践情况,刘志清评价,市场化债转股帮助企业缓解了资金紧张、减轻了债务负担、恢复了发展活力、增强了发展后劲,与此同时,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约束,加强监管,不少企业在债转股过程中完善了公司治理机制,加强了内外部负债约束,瘦身健体,聚焦主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

市场化债转股缓释了企业风险,也保全了银行资产质量,实现了企业纾困与银行化险的双赢。